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208|回复: 1

《唐山大地震》:伤害已成记忆

 火..
     
发表于 2010-7-16 00:15: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来自: 云南大理州
[导读]“我特别不能忍受的是那些失去父母的幸存孤儿,他们在文章的结尾被简单概括为‘后来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或者‘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和‘后来建立了幸福的家庭’这样的表述。” ——张翎



   《唐山大地震》中,徐帆扮演一位地震中失魂落魄的母亲,石板下一双儿女只能救一个,面对这样的绝境,已经不成人形的她对天诅咒:“老天爷,你王八蛋!”



    “感恩、博爱、开放、超越”八个字被印在一块毛巾上。7月12日,电影《唐山大地震》首映礼在唐山举行,观众得到这样一块特制的擦泪小毛巾。现场还预备了100名医疗急救人员、4辆急救车,以防有观众哭到晕厥。

    23秒32年,耳朵塞满了孤独,我听不见幸福,挖开记忆的那捧土,就像经历一场没有麻醉的手术。——《唐山大地震》主题歌

     7月12日晚,冯小刚的新片《唐山大地震》首映式在唐山体育场举行,15000名唐山人和冯小刚、徐帆、张静初、陈道明等主创人员一起观看了电影。这一天,离7月28日唐山大地震34周年纪念日还有16天。

     在全场抑制不住的哭声和泪水中,冯小刚的担心终于搁下了:“我带着《唐山大地震》回到唐山面对唐山人,还是有些紧张和期待,他们对这部电影的意见和反馈会怎么样,是否认可这部电影,是我很在意的。”

    和以往的电影首映式不同,虽然电影的创作团队有大量明星参与,但《唐山大地震》的首映式没有对外销售门票,由唐山市政府指定派票。电影最早上映的是香港,7月16日开始放映,比内地早一个星期。内地统一上映时间是7月22日。

  张翎的《余震》:我特别不能忍受的是……

    “那些关于劫难的记忆当时击中了我,我特别不能忍受的是那些失去父母的幸存孤儿,他们在文章的结尾被简单概括为‘后来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或者‘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和‘后来建立了幸福的家庭’这样的表述。” ——张翎

     2006年7月28日下午,加拿大华裔女作家张翎在首都机场准备乘坐回多伦多的飞机。因为大雨飞机误点,她在机场书店闲逛时,发现一个书架上摆满了关于唐山地震的书。她随手抽下一本名为《唐山大地震亲历记》的书。

     书里是60位幸存者和历史见证者对唐山地震的回忆。“那些关于劫难的记忆当时击中了我,我特别不能忍受的是那些失去父母幸存的孤儿,他们在文章的结尾被简单概括为‘后来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或者‘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和‘后来建立了幸福的家庭’这样的表述。”张翎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

     这本书是北京市地震局宣教中心为纪念唐山地震30周年特别策划、编辑的,收录了冯骥才、苏叔阳、赵大年、航鹰等见证人和地震亲历者的60篇文章,以个人的角度,记录了唐山地震对普通人的家庭、生活产生的影响;也有他们在震后的心路历程和人生经历。

     她还记得冯骥才文中的一个细节:地震之后,几位天南海北的旅客同居一室,一个劫后余生的唐山青年被东北青年好奇的追问逼出眼泪,最后众人睡去他未眠,一夜之间茶几上留下几十个烟头。

     在候机厅里等飞机的张翎,坐在长椅上看完了书。那天刚好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的纪念日。“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突然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写一部关于唐山地震的小说。那些孤儿的艰难成长,和收养他们的家庭的融入,那些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伤痕、苦痛,还没有被充分地书写。”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张翎还是温州一家车床厂的工人:“唐山地震的消息通过广播和报纸传播到温州时,经过一层层过滤,我们看到、听到的只是一些标语、口号、数字,照片上只有倒塌的房屋,没有一个人。”

     回到加拿大,张翎到图书馆里收集了关于唐山地震的图书,钱钢的《唐山大地震》、张庆洲的《唐山警示录》,还有一些关于那次大灾难的资料。花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张翎写了2万字的《余震》。

     “我在海外已经看过不少国内看不到的唐山地震内幕,但我感兴趣的是人心灵的余震,那些一夜之间遭受亲人离散的孤儿,被灾难剥夺了童年的快乐,心灵的重创是不是也能像地震毁坏的房子、道路、桥梁那样很快被修复?我就是从这个角度创作了《余震》这部小说。”张翎说。

     这时,恰好冯小刚去加拿大做《夜宴》的后期制作。他的助理张述曾在加拿大和张翎做邻居。张述介绍这位老邻居认识了冯小刚,他们一起见面吃了顿饭。张翎给了冯小刚几篇自己的小说,里边就有《余震》。在回北京的飞机上,冯小刚看完了,觉得小说的角度不错,“但要改编成电影,内容还是单薄了点。”冯小刚对这个故事产生了兴趣,但还没决定把它拍成电影。

     2007年1月,《余震》发表在《人民文学》上,不少文学选刊都做了转载。

小说和现在的电影有很大不同:小说以旅居加拿大的女作家王小灯为主角,她是一个有严重失眠症的人。唐山地震时她父亲不幸身亡,她和同胞弟弟一起被压在水泥板下,只能救起一个人,最后妈妈选择救身体虚弱的弟弟。后来王小灯也活了下来,被另外一对在工厂上班的夫妻收养,却惨遭继父猥亵。大学毕业后她到了加拿大,但她对地震发生的一切一直无法释怀。最后,她回到出生地唐山,见到了自己的母亲,推开了那扇多年无法推开的窗。

     小说发表后,北京的一位年轻导演买下了电影的改编权,项目搁置了一年多,迟迟没有启动。后来,唐山市政府找到电影局,提出拍一部唐山地震的电影的想法,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把这个任务给了冯小刚。冯小刚立即想起了张翎的《余震》。张宏森听了冯小刚转述的故事,也觉得不错。

      冯小刚买回了《余震》的版权,张翎最终没有参与电影剧本的写作。

    “我没法当编剧,那完全是按照大众趣味来的,比如《余震》结尾我已经扔了一片止痛片给自己,非得让她们母女相认,其实按照故事逻辑下去,这母女这辈子都不相认的。冯小刚的电影比我更进一步,他还要在母女相认后,双方下跪,让母女互相说‘我对不起你!’”张翎说。

     在电影《余震》里,张静初演的王登后来上了复旦大学,她的那段校园生活就是取材于张翎本人在复旦的生活。

    “我看电影的时候,看到张静初提着个包报到,尿憋急了找厕所,那就是我当年的样子,很有意思。”张翎虽然没有参与编剧,但在冯小刚工作室的电脑里看《唐山大地震》初剪版本时,她哭了几次。“我觉得电影离我的小说已经很远了,我小说表述的是一个‘疼’字,电影表述的是一个‘暖’字。我觉得这是一部能被观众接受的成功电影。”

    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要凑这个热闹吗

    “这部电影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家’。唐山地震让很多家庭不存在了,但在幸存者心里,家还是存在的。他们的生活方式、情感寄托、内心需求都和曾经存在过的那个家有关,不管他们离家多少年、有多远,他们都会想家、想念亲人。”——苏小卫

     1976年7月28日,18岁的冯小刚正在读高中,家住北京甘家口市委党校宿舍,他和姐姐、母亲住在二楼中间单元的一套房子里。

      凌晨3时42分,已经熟睡的他在梦里被突如其来的地震惊醒:“醒来时,我听到屋里所有东西都在响,我妈喊‘地震了’,拉着我和姐姐往外跑,但门打不开,又慌又急,费了很大劲儿才出了门,我一步跨好几个台阶往下跑。一到楼下,看到很多大人都光着身子没穿衣服。”冯小刚这样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唐山大地震时的情景。

     地震过后,大家都还不敢进屋,天亮了一看,宿舍楼没事,连裂缝都没有,反而是楼后面高高的烟囱倒了。“接下来的几天里,北京城里谣言四起,谁也不敢住家里,我和家里人一起在大院里的空地方用木头、门板和塑料布搭起了防震棚,我母亲就觉得儿子终于派上用场了。”

      在《唐山大地震》里演救援军人并成为养父的陈道明1976年在天津人艺学员队,家住三楼,他对地震的印象是“巨大的响声,然后房屋倒塌”,天津市当时不少房子都塌了。从楼房往外跑时,陈道明看到楼道里做饭用的炉子都被逃命的人撞倒了,一个个红色的煤球在楼道里四处乱滚,大家撒腿乱跑。天亮了,陈道明才看到他家那栋楼“一面墙全没了,就剩一个框架立在那里,像商店里的橱窗布景一样,特别可怕”。

     2008年4月,冯小刚签下了小说《余震》的改编权,正当他去唐山档案馆查资料时,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了。

      当时冯小刚很有点绝望,一是怕别人说他跟风,当时一些导演和机构表示都要拍反映汶川地震的电影;二是汶川发生了这样不幸的大地震,谁会去电影院花钱看地震题材的电影?冯小刚想收手,但唐山市政府执意要拍。

    在剧本改编上也遇到了麻烦。他先是找刘恒写剧本,可刘恒不愿意接这个活,还劝他“很多人准备拍地震,你就不要凑这个热闹了”。接着冯小刚又找到刘震云,结果刘希望有半年时间构思,剧本写作还得再等半年。“时间肯定来不及,这电影完全是唐山方面在推动,如果市委书记换了,这电影也就难说了。”后来,冯小刚找到了苏小卫,她是电影导演霍建起的妻子,也是《那山那人那狗》、《生活秀》、《暖》等的编剧,曾两次获得金鸡奖最佳编剧奖。苏小卫用半年时间把剧本赶出来,改了6稿,最后获得了电影局的通过。

     苏小卫在写剧本时,把电影的重心从张静初演的女儿方登,转向了徐帆演的母亲李元妮,拿掉了张静初在美国接受心理医生治疗的内容,让徐帆成了主角;加强了儿子去杭州谋生、结婚生子的内容,把小说以女儿为叙述视角改为母亲、女儿、儿子三条叙述线索,还增加了养父陈道明的戏份。

     华谊兄弟的王中磊看了剧本,跟冯小刚说:“女主角就你们家帆子演吧。”按照小说的设定,李元妮在歌舞团呆过,生活很讲究,家庭条件比周围要好很多。冯小刚开始有点犹豫,怕用自己老婆当主角会有负面效果。回到家里,冯小刚跟徐帆做了一番慎重交流,徐帆接下了李元妮这个角色。

      冯小刚在电影最后加了一段汶川地震的戏,他和苏小卫商量,把片中张静初和张国强姐弟意外相遇的场景放在了汉旺灾区救援现场:地震后,人在加拿大的姐姐飞回四川、在杭州发展事业的弟弟带着设备赶到四川参与救灾。

       这部分戏就是在汉旺灾区拍摄的,使用了樊建川博物馆的许多道具。冯小刚说:“汶川地震发生了,我除了个人捐款,还筹备演艺界义演募款,去地震灾区4次,看到那么多的人妻离子散,我被深深震撼了。”

      这些后补的故事并非虚构:汶川地震发生后,唐山医疗队和抗震救灾抢险队是第一支到达成都的外地医疗抢险队;唐山向灾区派出第一支由心理专家和地震孤儿组成的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唐山地震孤儿张祥青捐款1.1亿元人民币,是迄今国内个人捐款中数额最大的。

     电影初剪完,冯小刚请张宏森到工作室看片。“他低头好一阵时间,眼睛红红的,我就让他抽根烟,等情绪平静下来再谈。”

    “在这部电影里,没有我的个人野心,我只是记录了唐山一个家庭遭遇的灾难和心灵重建的过程。对那些失去亲人的幸存者来说,内心的伤害是没办法重建的,会一直伴随着受害者,直到他们走进坟墓。”冯小刚说。

    唐山的《唐山大地震》:明天再来看你们

   “最好的告慰是让逝者安息、生者幸福。”——唐山市委书记赵勇

    68岁的宋守述在《唐山大地震》里是戏份最重的群众演员。2009年7月28日,看到《唐山大地震》招聘群众演员的消息后,曾经在河北文化学院读过话剧专业的宋守述带着孙女去报了名。

     刚开始,冯小刚安排宋守述在电影里演中年李元妮所住小区传达室的门卫,他坐在传达室,孙女在一旁玩。冯小刚专门为他加了一场戏,让他扮演自己——电影结尾,在唐山地震遗址公园的巨大纪念墙下,身穿褐色夹克的他领着孙女,深情凝视铭刻着父亲、妹妹和儿子名字的碑石,然后转身而去。

     这场戏源于参演《唐山大地震》的北京人艺演员杨立新的建议。一个炎热的下午,没戏拍的杨立新在地震遗址公园里转悠,他看到一个老人站在纪念墙下对着逝去的亲人说“明天再来看你们”,然后骑着自行车离开。

     唐山大地震发生时,宋守述一家人住在唐山冶金矿山机械厂3层宿舍楼的2楼,后半夜,老伴听到下雨刮风的声音,起身关窗户,就在这时候,地震来了,他被老伴拉醒刚起身,头上达900斤重的混凝土就砸了下来,睡在中间5岁的儿子宋永杰当场被压死,女儿因为靠墙,只受了点轻伤。

     第二天,宋守述发现在医院办公室住的父亲、在离唐山十几公里的丰润县的妹妹都遇难了。之后的三十余年时间里,每年的7月28日,他都会和其他唐山人一样,去抗震纪念碑广场祭拜,到清明节和阴历十月初一鬼节那天,在街边的十字路口,烧纸钱祭拜亲人。

     2004年4月,一家公司看到了这个市场需要,在唐山南湖公园建设了一个商业运作的地震震亡者纪念墙,以“正面1000元、背面800元”的价格向地震遇难者家属出售纪念墙上的位置,将三千多名震亡者姓名镌刻于碑墙。因工程非法运营,被唐山有关部门叫停拆除。

     2007年的清明节,刚调来不久的唐山市委书记赵勇下班骑车到街上转悠时发现,唐山大大小小的十字路口上,浓烟四起,火光冲天,到处都是烧香烧纸钱跪拜亲人的老百姓。“我当时看了很不舒服,一是觉得这种祭拜方式还是封建迷信,另一方面又很感动。当地的同志告诉我,老百姓也确实没有一个像样的地方祭拜地震中失去的亲人,宣泄情感。”

     第二天,赵勇找来了规划局长,让他找个地方建一个专门给老百姓祭拜亲人的场所。后来,唐山市规划局召开会议,决定在当年埋葬遇难者的南湖建立一个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

     除兴建唐山地震遗址公园外,赵勇还想以艺术的方式记录大地震给唐山人带来的伤痕,表达对遇难者的哀思。他让唐山市委宣传部联系国家电影局,希望能够和他们合作拍一部关于唐山地震的电影。后来,这个项目成为国家广电总局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电影中最重要的五部电影之一。在电影局的搭桥下,唐山找到了冯小刚。

评分

参与人数 1 +10 +10 +4 收起 理由
hwl833648 + 10 + 10 + 4 好电影,我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6 12:37:34 | 查看全部 来自: 中南大学
不错啊,什么时候首映呢?带女孩子去电影了院看看,肯定给她感动得稀里哗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侵权举报:本网站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备案号:DWSBA5300000005号 | 主办单位:弥渡宏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87221096 |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18724986556 | 举报邮箱:luhshi@miduwang.com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云南网监电子标识 人力资源许可证 工商网监电子标识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网络谣言曝光台 网络安全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