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孩子们陆续入园,开始脱离了父母的视线,不少家长对于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产生了各种焦虑,担心孩子会哭、会不睡觉、不吃饭。于是就有很多家长迷惑:孩子到底在幼儿园里“学”什么?老师会在园里对孩子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家长们要在这一时期配合老师做好哪些工作?别急,今天竹兜就来告诉你哦!
1、健康的体态
3~4岁的孩子,在提醒下,能自然坐直、站直。 4~5岁的孩子,在提醒下,能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 5~6岁,能经常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走姿势。
特别提醒: ☞ 保证每天睡眠11~12小时,午睡应达到2小时左右,时间可以随孩子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
☞ 椅子的高度以写画时双脚能自然着地、大腿基本保持水平状为宜;
☞ 桌子的高度以写画时身体能坐直,不驼背、不耸肩为宜;
☞ 床不宜过软。
2、情绪的安定愉快
3~4岁,情绪比较稳定,很少因一点小事哭闹不止;不高兴时能听从成人的哄劝,较快地平静下来。
4~5岁,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不高兴时能较快缓解;需要不能满足时能够接受解释,不乱发脾气;愿意把自己的情绪告诉亲近的人,一起分享快乐或求得安慰。
5~6岁,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知道引起自己某种消极情绪的原因,能努力化解;表达情绪的方式比较适度,不乱发脾气;能随着活动的需要较快地转换情绪和注意。
特别提醒: ☞ 和孩子一起谈论自己高兴或生气的事,鼓励孩子与人分享自己的情绪;
☞ 允许孩子表达自己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如孩子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冷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可接受的。
3、培养适应能力
3~4岁,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在帮助下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
4~5岁,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左右,能较快适应人际环境中发生的变化,如换了新老师能较快适应;
5~6岁,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不少于半小时,能较快融入新的人际关系环境。如换了新的幼儿园或班能较快适应。
特别提醒: ☞ 每天为孩子安排不少于两小时的户外活动,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 经常玩拉手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促进其平衡器官机能的发展;
☞ 经常带孩子参加亲戚朋友聚会等,支持他与不同群体的小朋友游戏等,使孩子较快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4、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3~4岁,在提醒下,饭前便后能洗手;在帮助下能穿脱衣服或鞋袜;能将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
4~5岁,饭前便后能主动洗手,方法正确;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钮扣;能整理自己的物品;
5~6岁,能根据冷热增减衣服;会自己系鞋带;能按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特别提醒: ☞ 不论孩子做得好坏都给予适当的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他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
☞ 教给孩子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如穿脱衣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擦屁股的正确方法。
信息来源:竹兜育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