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77|回复: 0

弥渡寅街历史文化名人!

     
发表于 2015-9-18 18:13: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来自: 云南大理州

弥渡历史文化名人——寅街篇

据传,2000多年前,弥渡就进入了农耕时代。弥渡自古人杰地灵,在岁月的长河里,出现了大批文人志士、青年才俊,尤其寅街地区更是英才辈出。


一、师姓●师向忠

弥渡辛野村(今寅街乡)人。清乾隆六年(1741),辛酉科乡试举人第二名(亚元),官至天津盐场大使。

●师范

时代:清代

类别:云南著名学者文人

官职:安徽省望江县知县

师范(1751—1811),字端人,号荔扉、金华山樵。诗歌以唐为宗,得子美、乐天之长,绝、律、歌、谣均备,雅俗共赏,自成风格。诗集有《金华山樵前后集》、《二余堂诗稿》、《抱瓮轩诗稿》、《师荔扉遗集》等,诗论《荫椿书屋诗话》则被评为大理地区第一本诗话,辑刻《雷音集》、《历代诗词》、《南园诗存》等,一生著述和自费刊刻书籍四百余部,滇人著作之宏富当推为第一,其史著《滇系》被文学家姚鼐评为“史氏一家之美”;其诗作流传大江南北,被文学家刘开称为“其气之盛,若决江河而东驰;其思之奇,若云烟变灭而不可测”。袁嘉谷在《卧雪诗话》中评论道:“吾滇文献大家,当以荔扉先生为冠。”

●师道南

望江令师范之子,清朝乾隆年间著名诗人。

据洪稚存《北江诗话》说,师道南生有异才,年未三十卒。当时赵州有怪鼠,白日入人家,即伏地呕血死。人染其气,亦无不立殒者。

清代乾隆壬子癸丑年(1792~1793年)间,从云南开始,我国许多省出现了鼠疫。当时我国有一位20多岁的年轻诗人叫师道南,正好在云南省赵州,亲眼看到当时鼠疫流行的惨酷状况,并写了一首《鼠死行》的诗。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著名诗人师道南在《天愚集》的鼠死行篇中写道:“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惨淡愁云护。三人行,未十步,忽死两人横截路。夜死人,不敢哭,疫鬼吐气灯摇绿。须臾风起灯忽无,人鬼尸棺暗同屋。乌啼不断,犬泣时闻。人含鬼色,鬼夺人神。白日逢人多是鬼,黄昏遇鬼反疑人。人死满地人烟倒,人骨渐被风吹老。田禾无人收,官租向谁考?我欲骑天龙,上天府,呼天公,乞天母,洒天浆,散天乳,酥透九原千丈土,地下人人都活归,黄泉化作回春雨。”这是描写1792~1793年(清代乾隆壬子、癸丑年)鼠疫流行时纷纷死人的惨状,读来令人毛骨悚然。前人评论说,该文奇险怪伟,颇有新意,位居道南《天愚集》中之冠。

●师蔚(1916—1952)

男,弥渡县寅街乡武邑村人。1940年昆华中学毕业,回乡后任天寅镇中心小学教师、校长。师蔚出身于大地主家庭,昆中毕业后,不管家,不从政,致力于教育事业。

1944年任天寅镇中心学校校长后,为了扩大学校规模,说服乡亲父老,将校址由新地村迁往武邑村寺庙和师氏宗祠里来,并动员其祖父、父亲捐资助学,乘其祖父举办大寿之际,给学校捐献银币700元,为学校购置课桌、凳子、黑板等教学设备。通过几年努力,学校发展成设有8个教学班,一至六年级,400多学生的完全小学。为寅街地区培养了许多青年子弟。解放战争中,师蔚站在革命人民一边,拥护中共弥渡地下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学校成了宣传革命、发展农民运动的秘密据点。1949年9月28日,驻弥保五团突然袭击寅街,抓捕了本校教师——地下工作人员杨惠芳等3同志,关押敌团部审讯,经地下党多方疏通,校长师蔚出面以教学需要为由,将她们保释回校。1949年,经王从义介绍,师蔚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民青"。解放后,1950年任天寅区文教股长。1952年在清匪反霸、减租退押中,师蔚被定罪为“抗粮不交,高利剥削,害死赵华桢”(赵实为醉酒而死),处以枪毙。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1982年,通过落实,确认师蔚实为错杀,给予平反更正。

●师化(1912一1984)

男,汉族,中共党员,寅街乡武邑村人。

云南省农业劳动模范。出身于农民家庭。双亲早逝,自幼在家务农,未读书识字。稍长,损负家中种田重担,养农勤劳朴实的良好习惯。后因田地被洪水冲毁,只好帮人榨油、赶马,维持生活。有一次,寅街石家与师家争当寅街镇长,矛盾加剧,师家主人闻讯逃走,团兵拿帮工出气,师化枉遭毒打,造成重伤。后他只好忍着伤痛,披星戴月,挑平自己的水毁田地,认真耕种。并向他人租田耕种,维持生活。新中国成立前夕,沙沟倒场田又冲坏,他日以继夜挑田。1952年土改工作中,师化积极为摧毁封建生产关系而斗争,1953年带领15户农民,响应党号召,组织了区内第—个互助组任组长,时称“师化互助组”,远近闻名。师化白天在组内互助,夜晚在自己地里干活,领导全组精耕细作,认真施肥管水,除革防虫,全组农产都得到了好收成。师化种的持别好,开创了第一丘水稻亩产肋o斤的高产田。师化被选为出席云南省农业劳模代表会议代表,会上省人民政府授予他“劳动镇范”称号,1954年3月师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互助组基础上带头组织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任社长,带领社员,搞好全社生产,还挖掘剩余劳力,发展磨粉等副业,使社员增加了经济收入。

1957年,师化受乡党支部调派带领武邑乡民工大队奔赴栗树营参加修水库,他任大队长,民兵营长。师化和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努力完成工程任务,同时安排工入开荒种菜,丰富水库民工生活多次受到奖励和表扬。1961年水库下马,他又回队担任生产队队长,领导社员搞好生产,夺取粮食丰收胜利渡过三年困难时期。lo年“文革”仍担任生产队指导员,生产队长。1972年,被安排去守生产队河地上的甘蔗、竹子。1d75年积劳成疾,在家休养。19M年病玩终年72岁。

是时,政通人和,“老模范”受到尊重,乡党支部、乡公所、人民群众为师化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武邑大队党支书在悼词中对老模范、老党员作了评价:师化一生,以农为业,解放6,事事带头,苦干实干,领导群众,创丰收、夺高产,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担任社长、队长时,不谋私利,在三年困难时期,即使自家向人借粮,都把照顾的机会让给其他社员。在别年代建房高潮中,没有为自己多占一点宅基地。师化,为社会主义建设,累建业绩.多次被选为县乡人民代表,多次受省州表彰奖励。是名符其实的老模范、好党员。

●师进修

弥渡辛野村(今寅街乡)人。清乾隆甲子(1744),甲子科乡试举人,官至湖南省临湘知县。

●师联珠

清乾隆庚辰(1760),庚辰科乡试举人,官至福建省长乐知县。

【师姓文物】

寅街镇辖区内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师氏家谱自序碑、师范墓,具有很好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二、龚姓●龚渤

龚渤(1712-1759),字遂可,号学耕,弥渡县寅街镇莘野村人。乾隆丙辰科(1736年)进士,入翰林院,授检讨,官侍讲学士,受命纂修《八旗姓氏通谱》,参与修纂《大清会典》,充文武殿试受卷弥封官。著有《使蜀吟》《游燕草》《塞上吟》《留粤草》《使晋纪程》《依云楼诗文集》《梅花百咏》等集。雍正丁卯科乡试,龚渤以学士典试四川;乾隆乙丑科会试同考,抡才得人。龚渤以学优品粹深得乾隆优渥,随乾隆帝谒景陵、泰陵,随驾木兰,奉旨祭告北岳恒山。还乡后,受云贵总督爱必达之请,掌五华书院,当时云南登科第为仕官者,多出其门下。《道光云南通志》载:“门人掇巍科、登显仕者甚多。”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逝世于故里。

●龚锡瑞

龚锡瑞(1733—1781),字信臣,号簪岩,翰林龚渤之子。清乾隆乙酉(1765年)拨贡,工诗善画,著《簪岩诗集》,《滇南诗略》收其诗歌。诗或粗犷豪放,或细腻纤柔,或沉郁顿挫,风格多样,独树一帜。《龙尾关》等诗尤被著名文学家袁枚激赏,论曰:“工古乐府及七言长句”,“诗才超逸,有太白遗风,七律俱闯入唐人之室”。云南提学使汪云鹤说:“龚生之诗,倜傥奇伟,风骨在遗山、清秋之间。”

莘野村,一个直到今天不到四十户人家的小村庄,从清代乾隆年间起至清末,十余名诗人不断涌现,许多还是重量级的诗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传奇,一个文化的传奇。

●龚锡鼎

龚锡瑞的堂兄,清乾隆十三年(1749)年进士,官南和知县,志评:“学粹品优,勤于史治,士民赖之”。他的联语,写出了自己的家世情况和自己的感慨。如:在《解官归,重登学士六叔父(龚渤)依云楼》中就有如下联句:

千章乔木门前绕;

万帙香芸架故留。

垂髻方随题雁塔;

归田又早筑菟裘。

●苏竹窗

龚锡瑞的妻子,是苏翰林霖渤的女儿,出身诗书世家,同样有较深的文化修养,她的联语实有大家风范。如:

《闻雁》:

关山千里月;

天地一声秋。

《登楼望白岩诸山》:

马背千盘路;

林梢百丈泉。

●龚敏

龚渤兄弟辈,虽然留下的诗不多,仅从《万人冢歌》中的联语,也可看出一定的功力,《白族文学史》评:“此诗特色,正由于另立新意,借新丰拆臂翁与南征的廿万官兵命运作对比,鲜明地表达了对不义战争的谴责。”

●龚允塞

康熙间人,属龚渤父辈,其《花鱼洞》诗中也有联句云:

虚谷藏云老;

乔松荫树浓。

浪翻鱼濯锦;

声响石敲钟。


三、其他姓●李彪

    李彪(公元1818年-1896年),字星海,号菊村,又号抱虎山人,弥渡县寅街镇大庄营人,曾主讲大理西云书院,“滇西知名之士多出其门”,名噪滇省。李彪出生寒门,幼年丧父,母亲打短工、编草鞋维持生计。在私塾王景坡先生提携下,李彪勤奋好学,成绩出类,16岁得府试第一,20岁入大理桂香书院就学,深得迤西道罗天池器重,“期以远道”。26岁,中道光甲辰科举人,主讲弥渡奎光龙文书院名噪一时。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为避战乱隐居天目山密云寺,“凡十二年足不履城市”,潜心研究学理,著书立说。

李彪交游甚广,在滇西有“友直、友谅、友多”的称誉。公元1874年,李彪授安宁州学正,之后四年,经云南总督岑毓英推荐主讲大理西云书院。公元1881年,受云贵总督岑毓英委聘,前往昆明与名流学士共修《云南通志》。岑以彪“品学兼优堪矜式,疏请叙奖,赏嘉国子监学士衔”,并有意挽留于府内任职,李彪委婉拒绝,辞别回乡尽桑梓义务,继续主讲大理西云书院、弥渡中和书院。公元1892年,清庭督学高钊中往大理巡视,在祥云清华洞与李彪讲学达旦,甚为投机。临别,高携其所著《易经浅解》回京向光绪帝具疏以闻,经太学博士研究认为,注释超前,解义不凡。于是,李彪被御赐翰林内阁中书衔,建恩荣一座于大庄营前。晚年李彪辞官回乡,创建香山书院授徒直至终年。

图 李彪故居

●李菊村

南诏铁柱庙古称“铁柱庙”或“铁柱观”。元初朝庭命官郭松年在《大理行记》中记:“白崖甸……西南有古庙,中有铁柱。”可知铁柱庙建于元代以前。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重修;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又重修大殿及前后院诸殿和厢房。当时庙宇占地5541平方米,建筑面积1542平方米,由大照壁、外戏台、广场、砚池和三拱石桥组成外院;由三皇殿、圣母殿、土主殿及北厢房组成后院。铁柱立于前院正殿中央。以后铁柱庙因年久失修而毁坏严重。1978年以来,先后修复了大殿、三拱石桥及大照壁等建筑,重立殿门“威镇昆弥”和佛龛顶“标绩全滇”匾,以及道光年间弥渡文人李菊村所撰长联。这副长联中包含有关于铁柱的历史和有关的民俗: 芦笙赛祖,毡帽踏歌,当年柱号天尊,金缕翔环遗旧垒; 盟石掩埋,诏碑苔蚀,几字文留唐物,彩云深处有荒祠。


    走进中门你便能看到铁柱殿两旁悬挂着的清代御赐翰林李菊村留下的一幅长联:

芦笙赛祖,毡帽踏歌,当年柱号天尊,金镂翔环遗旧垒。

盟石掩埋,诏牌苔蚀,几字文留唐物,彩云深处有荒祠。

李菊村在当时,便不是一个很得志的文人。他一生中有太多的失意和感叹,他把自己的失意的感叹,融于对铁柱和南诏王朝的兴衰荣辱的缅怀之中,把个体的情感嫁接在对一个王朝感叹之中,不但别出心裁,而且能窥探出他那深沉的悲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侵权举报:本网站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联系电话:18887240824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备案号:DWSBA5300000005号 | 主办单位:弥渡宏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887240824 |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18887240824 | 举报邮箱:luhshi@miduwang.com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云南网监电子标识 人力资源许可证 工商网监电子标识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网络谣言曝光台 网络安全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