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018|回复: 4

从牛街彝族乡基层完小来看基层教师进行政治思想学习的必要性

发表于 2016-5-5 21:44:0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来自: 云南大理州大理
      党和国家的政治思想是指导每一个中国人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指示灯。即使是由于各地区差异而有变通,但其主心骨不能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因此绝对不能让不对党和国家政治思想进行学习的事情出现,尤其是在当代我们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的时代里,任何一个有共产党员的角落里,都必须有政治思想学习。

         但是,我在大理州弥渡县牛街彝族乡基层完小工作六年以来,从来没有看见学校,中心校,更高一级的教育部门组织过一次对马列毛邓文集进行的政治思想的学习活动。在当教师之前,我在弥渡县检察院当大学生志愿者,每周检察院会组织党员学习生活会,但是,这种会上,就只能听见领导们对上级部门的一些公文进行重复的叙说,毫无生气,会后,科员们该怎样在公私之间暧昧还怎样暧昧,共产党的共产主义信仰在科员的一句话下像一个屁一样让人躲之不及,“你到社会上了,该下到社会这个大染缸里染一染啦!”。我记得检察长有一开会是提议科员们读读史记的陈涉世家,但是提议真像一个屁一样被放了,科员们像听见神仙说话一样看检察长,更不用说马列毛的的文集。因此,提议是不管用的,政治思想学习应该下死任务,一篇一篇好文章,如最近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毛泽东的《党委会的工作办法》这样的文章,就应该结合实际认真学习,以记笔记,开研讨会的形式巩固到每一个国家机关单位人员的思想里。

          在基层完小,你在教学之余,读书写字,从中心校到各个学校老师都不理解的问,你这是干什么。

               好一个教书的教育系统的老师们!

           老师读书是为了干什么,好一个无耻的问题,竟然从名为教师的口中问出。我们当然知道当今中国社会对读书学习,对理想信仰,对知识修养的忽视已经到了什么程度,而对金钱,对权力,对物质的追求又到了何种地步,但是作为一个教师,居然一点羞耻也无,教师和知识本就是一体,而这群人尽然最后一层遮羞布也毫无羞耻的扯下,光着身子,让人笑。

          如此教师,能教出何等学生,而任何大学生都是从小学生开始的。

           在课堂上是一套,在课堂外是一套,中国的两面人从小学就开始培养,我不知道有没有人急,反正我是很急。

         政治思想学习活动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环境下,还可以省略吗?

         不仅不能省,而且要让这种活动,在每一个基层教师的生活中形成一种影响,这样的学习活动已经到了非要不可的时候啦。

       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说这种学习活动的好处:

           第一,          能时刻自我提醒作为一个国家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共产主义信仰,保证自我修养,不在违反纪律的事情面前犯错,我想起码吃酒打牌赌博这些毛病就会少一些。

       第二,          保证了自身的统一,那么必定能给学生带好头以身作则,做到为人师表,而不是仅仅是衣服打扮方面的符合标准,内心和言行不一,基本可以说这样的老师叫衣冠禽兽。而思想内心修养正是作为教师的最重要的评判点。而且,这些共产主义著作中有许多教育党员和人民的实在有效的办法,堂堂正正,坦荡真诚,用来教育小学生,只是看个人活学活用的本领了,教师学习教育,不向最实用的教育方法学习,天天跟一些庸俗名师学习,各个也心里明白,只是敷衍任务。

        第三,          有利于学校内部教师间交流的坦诚,评判和自我批评的工作方法才能出现,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官僚主义的一言堂通行基层。不管领导的决定对错,他下了话就干,这是基层浓厚的官本位思想的体现,是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反对的,反对糟粕思想正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基层教育工作者却极力维护这种思想横行的土壤,反教育的行为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真正的智慧?小地方不希望出这种人才,我想,说这种话的教师是应该被严肃教育的。只有民主集中,而不是官僚一言堂,基层教育的创新才会有活力。现代化教育设备在每一个山头学校的配备,更需要这一种思想的作用才会真正被实用到实处。

           第四,          有利于学校和村委会,乡政府,县教育部门的交流。学校和村委会的交道是打得最多的了,特别是在山中。由于中央反腐反贪强大压力,国家机关单位正风上扬,哪怕是这些山角落里,村委会,老师们的一些言行有些收敛,但是远远不是积极向上,从内心自我的为公谋事,消极观望的心里是一看便知。校长上个星期为了完成任务,需要和村委会管教育的工作人员有所交流,一开口问,村委会具体管教育的是哪位领导,酒桌上的村干部一口酒气就把这句话淹没在众人的吆喝中了,学校与村委会的交流,如何可以用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共产党的武器,在基层可见一斑了,而乡镇和县领导与学校的交流,尽管不似这般酒气熏天,但正真上升到能够平等交流的层度是没有出现过的,而政治思想学习活动,既能给交流者上升到严肃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提供平台,又能让交流者有自由活泼的空间,因为学习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是学习者,那么难免出现的错误还有改正和思考的余地,给正式的开会批评留下缓冲空间。所以,平时的学习活动如果能积累的健康向上的气氛,必定能为交流带来有利的影响。

     总之,外来的监督批评总没有自我的批评更加深刻和自主,基层学校的政治思想学习活动刻不容缓,对马列毛邓等共产主义著作的文本的学习刻不容缓。我们教师每学期有教研活动,有继续教育,在此之外,一定还要有政治思想学习!我不知道意见放在这个网站上有没有用,反正我认为对于教师来说,不学习提高修养,就是教师的不作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10:05:48 | 查看全部 来自: 云南大理州大理
本帖最后由 南楚狂人 于 2016-6-16 10:08 编辑

                                       人民日报:向校长“一言堂”说不


      文明校园建设,显性的,主要表现为校园环境、文明礼仪、社团活动等;隐性的,则主要表现为学校的管理制度。只有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才可能真正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从而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文明校园的构建方能实现。


      本期聚焦学校管理不能靠“拍脑袋”,而是应当通过健全学术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学生议事会,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学生的民主素养。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6月起正式施行。


       细心的人一定已经关注到,修订后的两部法律文本,依法治教的理念体现得更为充分。如强调“依法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对于违规招生行为,“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等。同时,针对高校信息公开、“按照章程审议、决定有关学术发展、学术评价、学术规范的其他事项”等也都做了进一步的明确。


      尽管依法治校的理念近些年来一直在提倡,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无论是大学校园还是中小学校园,依然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有“拍脑袋”“一言堂”的现象。让师生真正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让道德与法制相结合,确保学校依法治校落到实处、不走过场,依然任重道远。


       学校管理不能“拍脑袋”


     有这样两则事件,对比来看耐人寻味:


     一则是今年3月份,河北某中学,高一学生小志课间用手机打电话。校方发现后通知家长将其领回家。几天后,小志接到学校正式通知被劝转学。与小志有类似经历的共有12名学生,都是因在学校携带和使用手机被劝退。事件发生后,引发了不少争议,带手机就被劝退,究竟该不该?对此,学校表示,这是“校规”中早已明确过的,那问题来了,这样的“校规”是如何出台的?“校规”是否完全合理呢?


     针对同一现象,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西区)则采取了另外一种办法。学校成立了校级和班级两级“同学议事会”,班级议事会代表不少于7人,由班级投票推选,校级议事会代表每班不少于2人,在班级议事会代表中投票推选,任期均为1年。针对手机进校园问题,所有班级“议事会”均认真讨论,最终产生两种决议。一部分班级,由于提出议案的代表没有给出将手机带入校园的充分理由,班级同学投票表决,议案未能通过;还有一部分班级,“班级议事会”代表给出了使用手机的合理建议和相关监督办法,经讨论决议,手机可以带入校园。


      同一事件不同处理,高下之分,正体现在学校的依法治校理念。有专家分析,“校规”之由固然成立,但是由于“校规”只是校务委员会制定,没有征询过老师和学生代表的意见,公信力难免不够。引入“同学议事会”制度,让学生充分参与学校管理,尤其是学生的自我管理过程,学生“买账”“认账”,效果才能好。


     还有专家分析,“校规不应与上位法规冲突,被劝退的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杀鸡儆猴式的粗暴处置只为了管理方便,随便让12名学生离开学校,暴露了校方的法治意识淡薄。”
以法为准绳而不是以长官意志为准绳,才是学校应有的法治文化。南开大学校长龚克指出:“公权力是依法维护多数人民权益的权力,不是以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学校的管理者要深刻理解规范和制约公权力的法治内涵,千万不要以为强调法治就等于强化管理权,甚至是要制约师生权益,这是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的。”
      

      学校运行要“立规矩”

      一年多前,安徽淮北市某中学,围墙坍塌造成5人死亡,1人受伤。今天回想,仍让人深感痛心。


     事后反思,不难得出如此结论:保证校舍安全,一方面政府要加强投入,加强安全监管,一方面,也要大力推进中小学民主管理,从校舍工程招标、施工,到验收检查,应引入教师和家长委员会的力量,避免因个别人的私利造成“豆腐渣工程”。


        记者采访中,不少中小学老师和家长表示,《教育规划纲要》早已明确学校管理和办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教育部还曾专门要求中小学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的管理和监督。可是到目前为止,切实实行民主管理,建立家长委员会,赋予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监督权力的学校依然不多,很多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仍是拍脑门,个别人说了算,这就导致很多公众关注的学校老大难问题,一直难以根治。


       学校管理要在法治轨道内进行,校长负责并不等于校长“一言堂”。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院长孙兵表示:“要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校自主发展权之间的关系,理清学校内部规章的性质和效力,把握权利与义务的界限。”他建议,根据“是否符合上位规定、是否符合工作需要、是否注意规章制度之间的协调性”原则,对现行学校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清理与审查,明确各类制度的保留、废止、修改、新立,真正做到用“法治”来代替“人治”。


      近年来,各大高校也在积极开展规章制度的建设工作。其中,清华大学章程规定的教师职务系列,北京大学章程规定的监察委员会制度等,都体现了学校最新的改革成果,在法治渠道为学校有序运行立规矩。


“学校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认真按规则和程序办事,不能以个人意志凌驾于规则之上。同时,师生也要强化规则和程序的意识,遇事首先想到规则和程序,而不是首先想到找领导托关系。”龚克说。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湛中乐分析:“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改革存在一种趋势,即现代大学治理要倡导新的管理模式,从控制走向协调,以治理代替管理”。针对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他认为“学校要以章程建设为契机,加大改革力度来解决现有问题,通过大学章程的制定为学校依法治校提供科学的、系统的指导。”


     让师生成为依法治校的“主人翁”


     “听证会制度强调了师生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主体性地位,应当长期坚持下来。”据西南政法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2004年3月,学校在学生申诉复议中,首次公开举行了学生不服处分申诉的听证会。学校还专门制订《学生违纪处分听证程序暂行规定(试行)》,听取学生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2014年,学校制定了学生代表列席校长办公会制度,至今已多次邀请学生代表参加,议题涉及研究生退学、研究生支教团、学生违纪处分等相关事宜,有效地建立起学生与校方的沟通交流平台。


       类似的制度建设已经为国外、国内高校高度重视。在美国的中小学,由家长、教师和社区代表等参加的学校理事会决策权力非常大。芝加哥每所学校都会成立一个地方学校理事会,参与内容包括学校预算、发展规划、考试方案、课程材料选择、教师聘任等。在日本,中小学家长协议会分布广泛,由家长轮流主持各种经验分享、教育知识培训活动;民间非营利组织也会从普通市民中选择志愿者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如网络安全的监督等。


       国内不少大学也在“校园民主”方面作过很多探索,像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提案委员会”,就是学生与学校相关部门沟通的纽带;清华大学的“校长接待日”,是在校领导与学生之间建立了一条直通渠道;南开大学专门吸收了两名学生作为校务委员会委员。类似的制度建设,对于中小学也十分重要。采访中记者得知,宁波三中在几年前就成立了学校教育协作议事会,并通过了教育协作议事会章程。议事会成员涵盖家长、社区、共建单位、学校教师代表和律师、会计师等相关专业人士。推动食堂菜价调整、监督校服采购招标、参与学生职业生涯指导……议事会这一平台让社区、家长等主动融入学校管理,有效发挥了沟通、协调和管理的作用。


     徒法不足以自行。湛中乐分析:“学校章程制定完毕后,关键在于实施。高等学校要强化依照章程办事的意识,监督章程的执行情况,保障章程有效实施。有了科学合理的大学章程并付诸实践, 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动力方能充分涌流、竞相迸发。”


     龚克告诉记者:“建设法治文化,实施法治教育,全体干部和教师要以身作则,千万不要以为法治教育仅是法律课程的事。青年学生的法治意识更多的是来源于与管理人员和教师的交往、来源于他们经历和观察的生活现实。”在他看来,干部和教师的言行举止就是学生行为的“教科书”,它应是一本渗透法治意识和饱含法治精神的无字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3 22:49:54 | 查看全部 来自: 云南大理州大理
新华社追问校园暴力背后诱因:“软欺凌”往往诱发“硬暴力”


     据新华网北京6月23日消息,河南商丘一所初中2名男生因收作业发生争执,一人当场致死;江苏一所中专4名女生侮辱欺凌2名女同学,殴打后强行拍裸照;云南普洱一所小学,一女孩被同学狂扇耳光……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后,一些校园极端暴力事件不时被媒体曝光。
    专家建议,解决校园欺凌,让孩子有尊严地成长,除了要治理打架斗殴的“硬暴力”,还需关注“硬暴力”背后长期、潜移默化的诱因。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联手关注介入,维护孩子心理健康,才能防止“小打小闹”变成极端事件。

      初中生教室打架致死 极端行为敲警钟

      “孩子才14岁,就在学校被同学打死,我们实在没法儿接受。”得知儿子徐某上学期间因打架死亡的消息,徐永军情绪很激动。

      河南夏邑县公安局发布的情况通报显示,6月7日下午,商丘市夏邑县罗庄一中七年级2班正在上美术课,老师陈某让学生自习写作业,坐在班级最后一排的徐某与何某因为收交作业发生争执至厮打,老师陈某予以制止后,两学生随即坐好,约二十秒后徐某突然倒地,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当日接诊医生、罗庄卫生院副院长陈向阳告诉记者,患者到医院时已经没有生命体征,呼吸、心跳已经停止。“医院初步检查认为,可能由呼吸心跳骤停引起,但具体死因,还需法医对尸体解剖鉴定后确定。”

       徐某的班主任何美芝说,发生这样的事情的确出乎意料,老师和学生都非常难过,“连续好几天都上不好课,学生们情绪也都很低落。”

       这并不是校园极端暴力孤例。今年5月,江苏昆山4名女生因与2名女同学“有过节”,多次对2名女生实施殴打,并抢夺她们身上的现金财物等,4人因寻衅滋事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2015年统计的40起校园暴力事件中,造成人身伤害的暴力事件高达九成。专家指出,校园欺凌不只是肢体上的暴力行为,有些非肢体的欺凌对孩子伤害也很大。

      “校园欺凌行为并不鲜见,目前见诸网络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飞表示,很多欺凌行为都是家长或老师所不了解的,“它们可能发生在厕所、放学途中、操场一角等私下环境,教师也未必看得见。”

       “软欺凌”往往诱发“硬暴力” 积怨触发“引爆点”

        记者调查发现,大多数校园极端暴力事件并非偶发。在“硬暴力”发生之前,往往有一段时期的矛盾积累期。一些小矛盾、小瓜葛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成为极端暴力事件的导火索。

       教育专家介绍,“你撞了我一下”“我看你不顺眼”积怨久了,就会向导火索一样勾出他们内心的愤怒和冲动,而这些长期压抑的愤怒和冲动会使得他们从伤害他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
       一些家长反映,面对校园欺凌行为,只要不发生极端暴力,往往处罚“绵软无力”。社会往往重视有身体伤害的校园“硬暴力”,但对存在的群体孤立、言语侮辱等“软欺凌”现象不关注。一些老师反映,尽管学校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预防校园欺凌事件,但有的学生受到欺负不敢反映,事态扩大才被发现。

     少数校园欺凌事件,表面看是学生“日常摩擦”“有过节”,一伙人欺负一个人、个高的欺负个矮的、高年级欺负低年级,严重的侮辱伤害事件背后,更应关注一些深层次问题。如对校园施暴者有的处罚过轻,在一定程度上也纵容了校园暴力事件发生。

        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表示,校园欺凌多发生于中小学阶段,此时青少年身体发育迅速,但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还较弱,他们有的就会寻找伙伴去欺负别人。偏激性个性、挫败感的累积以及群体行为中的责任扩散效应,是造成中小学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谈到,校园欺凌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还会带来伤其自尊、挫其信心的心灵摧残。尤其是个别施暴者还把欺凌行为拍成图片、视频在网络传播,这种极端的“网络炫暴”现象,极易产生不良示范效应。

       加强心理法制教育 让学生珍惜自己尊重他人

        一些教育和心理学专家表示,各地在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中,不仅要重点关注少数有暴力倾向的学生群体,更要关心多数长期受欺凌但不敢发声的孩子们。

        频发的校园欺凌反映出家庭、学校、网络多方面问题。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一组调研数据,一些被告人自述不同程度受到网络媒体中暴力手段的不良暗示或影响。专家强调,当前极少数未成年人不懂法、不畏法现象需引起重视。

       据介绍,校园欺凌不仅出现在中国,也是世界性难题。日本政府2015年公布的《儿童和青少年白皮书》显示,日本校园欺凌现象普遍,在一项追踪调查中发现,近九成学生也曾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校园欺凌。为完善道德教育,日本不少学校全面推进“珍爱生命的教育”工作。

          面对频发的校园暴力,国务院近日要求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李玫瑾建议,在校园设立“法制校长”,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当前,我国已有不少学校开设了法制课堂,很多学生反映,“很喜欢上这些课”。

          “终结校园暴力,应进一步重视尊重生命的教育。”熊丙奇表示,学校应回归育人本质,真正让学生形成“珍惜自己,尊重他人”的健康心态。

录入编辑:王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8 07:48:22 | 查看全部 来自: 云南大理州大理
本帖最后由 南楚狂人 于 2016-7-8 07:54 编辑

党史上的“耿飚之问”:“现在,我要问问在座的你们这些人,不管哪一个,如果犯了事,老百姓还会替你们求情吗?”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2016-07-05 19:53 来自 中国政库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这两句话是中国历代政治家治国理政的经验总结。其实,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上,也有许多引人深思的典故。


      据人民网教育频道7月4日报道,近日,为响应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部署,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为党务工作者上了一堂主题为“牢固树立党员意识,聚焦基层党建,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党课。


        王亚杰从“耿飚之问”切入党课主题,引导每一位党员审视自己“我是合格党员吗?”并从三个层面阐述了主题:一是吃透“两学一做”精神,解决思想问题;二是牢固树立党员意识,强化党员身份认同;三是聚焦基层党建,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这里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提到的“耿飚之问”就是党史上一个有名的典故。


       耿飚,1909年出生于湖南,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耿飚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原常委、秘书长,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据纪实性党史宣传月刊《世纪风采》杂志2015年刊文介绍,1991年,已经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岗位上退下来的耿飚,重返半个世纪前战斗过的陕甘宁陇东某县。晚饭后,他住的招待所外忽然人声鼎沸,黑压压来了一群“告状”的老百姓,诉说他们对一些县乡干部的不满,怎么劝说也不肯离开。耿飚随后召集省地县的干部作了一次谈话。他不批评、不责备,却讲了一件往事。



        损害了当地群众的利益,旅部决定按纪律枪毙他。老百姓知道后,也是黑压压来了一大群人,为这个违纪的战士求情。

        耿飚对父老乡亲们说,纪律是必须坚决执行的。于是老百姓都跪下了,哭着说共产党都是好人,就饶了这个战士,让他戴罪立功,上前线多杀几个鬼子吧!耿飚反复说明八路军的军纪,可老百姓一个也不起来。


     最后,耿飚只得流泪接受了群众的要求。讲到这里,耿飚激动地大声问道:“现在,我要问问在座的你们这些人,不管哪一个,如果犯了事,老百姓还会替你们求情吗?”全场顿时鸦雀无声。


       这就是“耿飚之问”。此问可谓振聋发聩,撼人心弦。此后,“耿飚之问”也就成了党员干部在处理干群关系时时常会想起的一个问题。


       譬如,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就曾于2014年7月刊文讨论“耿飚之问”。文章写道:“我们要用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来真正回答‘耿飚之问’。培养和增进对群众的感情,不是嘴上说说,喊喊口号,表表决心,写写心得,而是要端正态度、铺下身子,真正从思想上、身体上、行动上融入到群众中去,这样才能收获群众的感情和信任。”


       山西省委机关报《山西日报》近日也刊文《领导干部应该多想想“耿飚之问”》讨论这一问题。文章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党员干部都是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的‘传感器’,人民群众往往以他们身上积极或消极的变化,来评判党风政风行风的好坏。党员干部同群众的距离近一分,我们党回答‘耿飚之问’就多了一分底气,‘塔西佗陷阱’就远离我们一分。”


录入编辑:蒋子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3 21:03:58 | 查看全部 来自: 云南大理州大理
本帖最后由 南楚狂人 于 2016-7-13 21:07 编辑


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关于南海仲裁案结果的声明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关于应菲律宾共和国单方面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所作裁决的声明

当地时间7月12日,应菲律宾共和国单方面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公布所谓的“仲裁结果”。这一荒谬仲裁,激起了广大中国青年学生的强烈义愤,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郑重声明:

一、我们坚决不接受、不承认所谓的“仲裁结果”。所谓的南海仲裁案知法违法,在程序、实体、法律、证据适用方面牵强附会,漏洞百出,扭曲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宗旨,挑战了作为地区规则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仲裁本身就是对国际法的背离。打着法治和规则旗号违背法治和规则,没有管辖权而又自行扩权、越权、滥权的仲裁庭罔顾法律和事实的“裁决”,于法不合、于理不通、于情不顺,我们岂能接受?岂能承认?

二、我们坚决拥护中国政府关于南海问题的任何主张。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对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我们坚决拥护中国政府关于南海问题以及中国主权的一切主张,属于我们的领土我们寸土不让。

三、我们强烈反对外部势力对南海问题说三道四、横加干涉。中国政府一再重申,在领土问题和海洋划界争议上,中国不接受任何第三方争端解决方式,不接受任何强加于中国的争端解决方案。但一些国家和势力以所谓的维护国际法、保障航行自由等借口,背后怂恿菲律宾发起“仲裁案”,操纵所谓的“仲裁庭”成为他们的“代理人”与“棋子”,派出军舰在南海耀武扬威、横加干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谁在拿自身不参加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却要求他国遵守?是谁在全世界打着民主的旗号行反民主价值之实?对这样的言行不一、包藏祸心,我们强烈反对。

四、我们真诚期待与世界各国青年学生携手共建和谐世界。中国人民从苦难中走过来,深知和平的珍贵、发展的价值,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共同朝着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因此,我们真诚期待并将尽力推动,与包括菲律宾在内的全世界各国青年学生和学生组织加强联系、交流,建立更加广泛、持久的友谊与合作;共同倡导和推广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五、我们衷心呼吁全体中华学子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拼搏奋进。南海问题是一些国家和势力妄图终结中国发展战略机遇期抛出的“捆仙绳”、遏制中国崛起的“绊马索”,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应对好这一挑战、跨越好这一门槛。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要求:“全国广大青年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坚定不移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我们衷心期待并将努力推动,全世界的中华学子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起来,众志成城,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努力拼搏奋进。
20160713180159628.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侵权举报:本网站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备案号:DWSBA5300000005号 | 主办单位:弥渡宏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87221096 |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18724986556 | 举报邮箱:luhshi@miduwang.com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云南网监电子标识 人力资源许可证 工商网监电子标识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网络谣言曝光台 网络安全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