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306|回复: 0

美食与味蕾

发表于 2018-2-13 14:05: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来自: 云南昆明
                                                                                                   
9 N/ H0 z) L8 _* F
无心上班的年前
就让我们借助美食
度过前年这几天工作的烦闷吧

' [- }' W' z4 t! h
; J# w; ]8 t. ^6 ~. ^& y
对食物稍有了解和研究,就会发现中国的饮食文化突出素食,同时又重视食疗的营养进补,讲究“色、香、味”俱全作为中华传媒美食最引人注意的特色,色、香、味的调和境界是奇正互变的烹调法,有畅、神、怡、情的美食观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2 S. D) v% m, }4 M4 f0 d

4 H& u: v9 s# j
小孟华品牌秉持中国饮食文化不仅注重菜肴色彩搭配的特质,利用明快的色彩搭配,让用餐者在其中获取味蕾享受的情调,不仅展现了传统特色美食的个性与传承,更汲取了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民俗风情的精华所在。
6 O7 b! k( v6 ?+ u' f
; g2 I0 o  L1 O2 }: s& {
古人云:“食无定味,适口者珍。”又说:“众口难调。”即是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口味。尽管如此,但是他们所说的口味都要“色、香、味”俱全。五色、五香、五味可以调和出多种美味佳肴,并且在我国饮食生活中有着十分丰厚的文化内涵。

; T  f# ~) Q5 u# A( W: ~% M" @7 }7 K. w6 t, D  J
# v" B! d+ Y& p
的人喜欢原料的本味,如鸡要有鸡味,鸭要有鸭味,保持原汁原味;有的人却欣赏复合口味。有人钟爱纯味,主张以清炖、清蒸为主;有人却另辟蹊跷,烧成“怪味鸡”、怪味鸭等。正所谓“众口难调”,也就形成了各地人们不同的饮食风情,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b. Z: [5 o3 b1 {  h$ m4 I9 t9 c

$ g0 Z7 L! V% v
. Z; Y4 `+ h# Z' C; J
那么中国菜的五色、五香、五味各指什么呢?

' S5 O) ?! E9 b" y
·中国菜的五色
6 l  E0 M) A, N' T1 e
我们都知道,五彩缤纷的菜肴能引起人们食欲。因此,中国菜历来注重色彩鲜明、和谐、悦目。我们中要从古人给菜肴命名中就可以略知一二。如《山家清供》记载:“采芙蓉花,去心、蒂,汤焯之,同豆腐煮,红白交错,恍如雪霁之霞,名‘雪霞羹’。”可想而知,这道红白相间的菜一定是很美的。又如《居家必用事类全集》里提到的“四色荔”,它是用用茄子、黄瓜、萝卜、羊肉等四色拌菜,分放在四个碟子里,仅这“四色”也是非常诱人品尝的。
·中国菜的五香

1 O5 [5 w; l2 ?& ~* M9 l
日常生活中的“五香”,指茴香、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等五种主要香料,即芒香类调味品,具有去某些食物的腥、臊、膻味,使食品清香扑鼻。福建名菜“佛跳墙”,就是因为香味四溢,能使“佛闻弃禅跳墙来”而出名,可见香味是菜肴的本质。除了上述五种常用调味品外,其他的调味品还有草蒲、忍冬、桂花、蔷薇、佛手、橙波、橘皮等。
·中国菜的五味

% q% V( Z! k  I- o7 m: N
味,是一种味觉。中国菜多讲究味美,味也是中国饮食文化追求的本质。就口感而言,古人把酸、甜、苦、辣、咸定为五味;就物质而言,把醋、酒、饴密、姜、盐作为五味。然而,也有人将鲜味、涩味也归入到五味之中,因为中国菜所说的五味,可以说是只是一个大致的划分。

* T/ S9 n2 f' U* W3 k& q/ q- Q1 w

/ e& ^/ D) `' d$ S" m4 P
小孟华也是在传承和发扬之基础上,做到了尽善尽美的“五味调和”,品牌所有菜品均有自己的独特风味,每一份产品套餐都能保持菜肴味道上的协调平衡,各尽其美。烹饪技术离不开调味品,小孟华品牌一直坚持调味品多多益善的烹饪手法,让所有调味品都做到各尽所能,借助投放量及加热过程的先后次序,细节间体现匠心精神,确保菜肴滋味的完美。
2 h0 g- V1 J) s" B5 i- {
9 x- E9 A) q5 A0 U  `& \6 \
3 ], _+ ]5 e' A# Y8 Z+ ~

! t/ H3 q: r% L
1 P/ q/ Q, e# C8 k3 }! e8 J9 V& S
4 m6 L/ x$ f; V' A# p; S0 t( l2 L)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侵权举报:本网站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备案号:DWSBA5300000005号 | 主办单位:弥渡宏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87221096 |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18724986556 | 举报邮箱:luhshi@miduwang.com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云南网监电子标识 人力资源许可证 工商网监电子标识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网络谣言曝光台 网络安全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