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顾! 于 2024-11-22 15:26 编辑
雨中的白国故地
【 罗艳萍 】
雨中的白国故地,仿佛一幅被水汽晕染的古老画卷。雨滴纷纷洒落,敲打着谷女寺的砖石和瓦砾,惊扰了濯缨潭里的一尾锦鲤,似在诉说着白国往昔的辉煌与沧桑。
雨中的谷女寺,恰似一位蒙着面纱的神秘佳人。雨滴纷纷洒落,如同细密的珠帘,为弥川名刹谷女寺披上一层朦胧的外衣,美得像是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卷。谷女寺,又名高娘寺,始建于唐前,是南诏王避暑行宫,规模宏大,殿宇轩昂,也被称为赵州八景之一。这古老的建筑在雨中静默伫立,飞檐上的水珠如断线的珍珠般滚落,为这片故地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青苔在墙角处悄悄蔓延,见证着时光的流转。这里承载着历史的沉淀和人们的信仰,让人在这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处心灵的栖息地。
雨中的谷女花海,在雨中宛如梦幻中的仙境。雨滴如同晶莹的宝石,纷纷洒落,在娇艳的花朵上跳跃、滚动,仿佛为花海戴上了璀璨的珠饰。那一片片五彩斑斓的花朵,在雨中微微摇曳,好似色彩斑斓的海浪在涌动。红色的花朵如燃烧的火焰,在雨幕中更加鲜艳夺目;粉色的花朵恰似天边的云霞,温柔而浪漫;黄色的花朵仿若灿烂的阳光,明亮而温暖。雨滴打在花瓣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仿佛是大自然在为这片花海弹奏着一曲轻柔的乐章。花海中的绿叶,被雨水洗得更加翠绿,衬托着花朵的娇艳,如同精美的碧玉镶嵌在花海之中。远处的山峦在雨雾中若隐若现,为这片谷雨花海增添了一份神秘的氛围。朦胧的雨幕,将花海与外界相隔,仿佛这里是一个独立的世外桃源,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雨中的白崖城观景台,登高望远,白茫茫一片的百里弥川大地尽收眼底。白崖城观景台本就是欣赏古白子国历史遗存及纵览弥川自然风光的第一制高点,它为鸟瞰整个“白崖城”全景提供了最佳的角度和高度。朦朦胧胧的细雨像是给弥川大地穿上了一件薄薄的纱衣,细细一看,古城村、姊妹海塘、谷女寺、双龙潭、白崖花海、天柱摩崖石刻等三十多个景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甚至整个弥渡坝子的繁华市井、城廓村圩、田野阡陌、霞气烟岚,都在秋风细雨中若隐若现。令人顿生一种河山之壮丽,田园之丰饶,景色之优美古朴,而想结一方草庐隐居之情。
雨中的天马关桥,像一名雄伟的将军一样屹立百年依旧守护着白崖古道上的旅客。“天马关”于两山峡谷之间,峡谷陡崖峭壁,群山连绵,溪流潺潺,因其峡谷两岸陡崖峭壁上无数钟乳石形似天马行空状,故名“天马关”,有“一关挡道,万夫莫过”之说。而位于白崖道关隘“天马关”上的天马关桥建筑于明代早期,为单孔半圆拱桥,在岁月的洗刷下长满了青苔和藤木,却依稀可见天马关桥当年的宏伟,天马关桥的建造极大的方便了当时的交通和货物往来,成为茶马古道上连接普洱茶产区经弥渡北行到川藏地区,西行达缅印的重要的枢纽桥梁之一。重新走上这座古老的石拱桥,不经感叹古人智慧和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慢慢踱步,我好像听到了远方传来的马蹄声忽远忽近。
雨中的墨绿荷塘,宛如一幅刚刚晕染开的水墨画。荷叶在雨中显得更加翠绿欲滴,像是一把把撑开的绿伞,上面缀满了晶莹剔透的水珠。这些水珠如同珍珠般在荷叶上滚动,时而汇聚成较大的水滴,因荷叶承载不住而滑落,跌入水中,发出轻微的“滴答”声,仿佛是荷叶与水的私语。层层叠叠的荷叶在微风和雨水的作用下,轻轻摇曳,仿佛是一片绿色的波浪在涌动。岸边的小船也在随风摇曳,微风轻轻吹开了天幕帘,仿佛想让我看清坐着船上的少女侧脸,而我却在朦胧之间看得不太清楚像是拂了它的好意。荷塘中的鲤鱼游的自由自在,随着水珠的滴落被惊着,四处乱游,片刻之后又回到原地观望。唯一的遗憾是错过了荷花争相斗艳的季节,荷塘里只剩下稀稀疏疏的几支莲蓬,果实饱满得过头,长得快溢出来了。到了离别之际,坐上车,看着远处白国故地的古老建筑在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在静静地凝视着这片弥川大地,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和大自然的美妙。雨中的白国故地,是一首被雨水谱写的古老诗篇,每一滴雨都是一个灵动的字符,共同诉说着这片土地曾经的辉煌与沧桑。
(来源:弥渡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