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三月街,四面八方有人来。各族人民齐欢唱,赛马唱歌做买卖。” “三月街”又叫“观音市”,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传说唐永徽年间,观音菩萨前来大理用白语讲经说法,听众越集越多,形成了集市。由于大理是南方丝绸之路——博南古道的重要通商口岸,因此三月街逐渐演变为具有浓厚民族特点的集会。 每年农历 3 月 15 日至 21 日,是大理三月街的会期。 1991 年起又定为大理州民族节,故称“三月街民族节”。届时,在大理古城西苍山中和峰麓举行盛大集会。滇西各少数民族,乃至全国各地商贾云集,中外游客纷沓而至,在这里进行牲畜、药材、茶叶、铜器等名特产品物质交易。 从农历三月十五日开始的为期一周左右的“三月街”,不仅是大理白族人民的物资交流盛会,而且是白族人民一年一度欢聚的节日。“三月街”每年都按时在大理三月街苍山东麓,大理城西举行。这时期,“诸商云集,环货山积”,各族人民都要把最好的工艺品,土特产品拿到月街上出售,把最优秀的文艺节目搬到“三月街”上演出,选最好的骑手参加赛马。届时人潮如流,各族服饰争奇斗艳,各地歌舞好戏连台;各位骑手逐角竞技,舞姿千般,歌声如海。着实令人目不暇接,情随景移,乐而忘返。 正如清光绪年间大理留日学者李燮火《竹枝词》所赞“昔日繁盛几春秋,百万金钱似水流。川广苏杭精巧货,买卖商场冠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