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575|回复: 1

为何大学难以做好一件好事?

 火..
     
发表于 2010-1-24 01:20: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来自: 云南大理州
清华、上海交大等五校的自主招生联考,上个双休日举行。联考结束多日,但对于考试的议论却在发酵。鉴于我是联考制度的坚定倡议者,有不少人来问我,怎样看待群众们对五校联考的不满。
   
首先要分清楚的是,大家不满的不是联考这一自主招生形式,而是联考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时间,一天考五门的超长考试时间和考试题目普遍比高考难、甚至严重超纲,让考生们吃不消。以正常的逻辑分析,大家不能因为不满考试的内容和时间安排,反过来就不满联考这一形式。

但事情的发展往往就会如此。就如大家从法理、情理上都明白,自主招生其实是《高等教育法》早就赋予高校的办学权利,但是,在实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8个年头之后的今天,反对高校自主招生的,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原因不是自主招生这一形式不好,而是自主招生的操作,让公众不放心,除了有滋生腐败的质疑,还有加大学生考试负担的忧虑。

大学为什么不能把一件好事做好?拿五校联考来说,在去年11月推出之际,舆论普遍赞扬,认为其扩大了考生的考试选择权,与之相比,北大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就相形见绌,而紧随其后,北大和港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推出三校小联考。有这样好的“群众基础”,如果联考的考题出出水平、联考的时间安排合理,我相信,对于让更多考生接受联考这种形式,让更多的大学参与到联考中来,将是很大的促动,甚至可以开创“联考+自主招生”的新局面。可遗憾的是,从联考考场下来,考生们“考蒙”了,教育专家开始建议中学提高教学难度了,总之,联考当初的可爱面目,在考生和家长那里开始变形。

分析起来,把好事办砸,大致有以下原因。一是大学没有办学特色,进而也没有清晰的人才评价体系。一直以来,大学都号称希望通过自主招生招到适合自己培养目标的人才。那么,每所大学能说出自己学校与其它大学的不同,以及这种不同如何体现在招生过程中吗?众所周知,我国大学的个性和特色并不鲜明,呈现“千校一面”的办学趋势,985高校、211高校的办学目标,几乎都是追求“高大全”,这些大学以增大考题难度这种简单方式来筛选人才,也就在情理之中。

二是大学的人才评价观,并没有摆脱“分数”标准。每年高考结束录取完毕,国内名校总结招生工作,用来衡量“好坏”的标准,无一例外是分数,包括录取了多少状元;在各地的录取分数线高于当地重点线多少分;有多少地区的录取分数线排在当地前列。就是分析自主招生生源的优劣,也是将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参加高考的平均考分,与集中录取的考生的平均考分对比。在大学教育中,也没有走出应试格局,绝大多数课程的考核,还是采取期末卷面测试,近来有各地大学生在网络论坛上上传大学图书馆自修的火爆图片,分析人士对此指出,大学生排队上图书馆自修,乃因期末考试到了,要“临时抱佛脚”。以“考试出人才”的教育观,来组织联考,其结果必然是出难题。

三是大学对人才培养并不重视,对人才评价的研究远不如学术研究深入。怎样的考试题,怎样的评价体系,能考出一个学生的真实知识水平,能对一个学生进行个性评价,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而这样的研究,并没引起高校的重视,这方面的研究经费投入很少不说,也很少有学科老师对此感兴趣,大家都不认为这是“高水平”研究成果。与国外大学将大笔资金投入到招生环节不同,国内高校普遍压缩招生成本到最低限度,收考试报名费自不在话下,就连一些学校的招生宣传资料,也要向考生收费。而且,节省招生成本,据说是实行统一高考集中录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一所学校在两三天之内就可搞定某地学生的录取!

说到底,高校还是没有真正的竞争的压力,因此,也就不必重视学校的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教育服务水平。自主招生联考,只是迈出了改变以前高校各自为政举行考试的一小步,并没有涉及扩大考生的学校选择权,也就是说,考生可以参加多校联考、可以以此成绩获得多校面试的机会,也可获得多校的自主招生资格,但是,却还是只能在高考时,选择其中一所学校作为第一志愿或者A志愿,学校间的竞争还是有限。另外,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学校只有少数,对于这些学校来说,实则获得了提前招生权,与其它高校是不平等竞争,也就可以让这些高校“为所欲为”。

所以,不从根本上扩大考生的学校选择权,不建立高等教育的市场竞争机制,让大学有竞争的压力、生存的危机,再好的创意、举措,都有可能在具体实施中变异。高等教育改革如果只做局部的调整,而不从系统上探索建立新的办学体制,恐难有改革成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9 09:58:05 | 查看全部 来自: 云南昆明
大学大学,就是大概的学学,一纸文凭抵X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侵权举报:本网站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联系电话:18887240824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备案号:DWSBA5300000005号 | 主办单位:弥渡宏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887240824 |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18887240824 | 举报邮箱:luhshi@miduwang.com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云南网监电子标识 人力资源许可证 工商网监电子标识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网络谣言曝光台 网络安全证书